一板三眼。
长宁沪剧艺术馆沉浸式小剧场,《上海屋檐下》唱腔一起,曲调轻柔,烟火气流淌其中;曲罢,语音绕梁、戏迷意犹未尽。
适逢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,长宁区非遗空间上新——作为全国首个区级戏曲艺术馆,长宁沪剧艺术馆于今天正式开放运行。馆内,长宁沪剧团建团70余年的历史和故事,通过“图文展示、实物展品、橱展灯光”进行展示。颇具亮点的是,新泾中学陈甦萍沪剧传承基地的学生们现场演绎《芦苇疗养院》选段开篇,字正腔圆;勾勒出沪剧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生动图景。
(资料图)
传承,是言及非遗时的关键词,指向保护以及活用。以长宁区为例,一方面全区不断提升保护水平:区新增区级非遗名录项目3项,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名。截至目前,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36项,其中国家级1项、市级10项。另一方面,深入非遗“活态”传承实践,比如推进“建筑可阅读”宣传大使带游微旅行活动等。
走通年轻市场
因喜欢沪剧韵律,新泾中学学生、12岁的田悦辰报名参加陈甦萍沪剧传承基地,她特别强调“幸运地被选中。”
这正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、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津津乐道的话题,“从刚开始只有十几个小朋友报名,到后来因为报名太火,我们进行调剂。我认为,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需求,只不过他们不太了解。”
如果一个剧种失去了年轻人,那么也就失去了生命力——陈甦萍一直有种紧迫感,并探索破局之道:除了推动“非遗在校园”,目前剧团新推沉浸式沪剧表演模式,形成沪剧和多元素、多维度、多空间的有机融合。比如以长宁沪剧艺术馆为载体,将展陈与戏曲相结合。
她提出让沪剧走通年轻人市场的经验和思考:一方面结合世界名著,创新沪剧内容,“去年很出圈的沪剧《临湖明月》改编自《简·爱》。这出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,他们直言一开始冲着《简·爱》来,但看完后感受到沪剧原来可以这样表达,感觉很不错。”
沪剧的唱腔也要点缀现代元素。陈甦萍认为,一板三眼、慢腔慢板等传统唱法,让对沪剧不熟悉的年轻人无法静下来慢欣赏,“要根据具体内容有所革新。”
服装也是沪剧能够打动人心的突破点,“眼下国风盛行,旗袍也是其中一种表达。沪剧正好是西装旗袍的现代戏,年轻人通过一出戏可以了解穿旗袍的样式、姿态等,找到结合点不失为进入年轻人市场的抓手。”
开拓非遗“新场景”
比邻长宁沪剧艺术馆,“新页书房·非遗主题馆”也正式对外开放。这是“非遗在社区”的一处场景。负责人介绍,书房除了发挥阅读非遗的功能,还将长宁本土的非遗项目转换成可视软装,加持“颜值”也发挥宣传作用。
拓展非遗传播新场景是长宁区着力探索的路径。
譬如长宁区“建筑可阅读”活动中,市民可通过游览湖丝栈、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、三十七民众夜校旧址纪念馆、丰田纱厂铁工部旧址等地,培育对城市的认同感。
记者从长宁区文旅局获悉,未来,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结合区内资源,和有关单位共同打造“非遗+旅游”融合试点样本,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发展创新两手抓、两结合。长宁微游将串联起长宁特色非遗新空间、通过非遗新体验活动,走进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,形成独具特色的非遗研学之旅,在长宁形成“非遗+旅游”的共享局面。
作者:苏展
摄影:长宁沪剧团供图
编辑:单颖文
责任编辑:祝越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关键词:
上一篇:樊纲:今年5%以上经济增长可以期待 当前速递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凡本网注明“XXX(非中国微山网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。
海报新闻记者郭由丛萍毕胜吴珂洋济南报道6月10日,一汽丰田bZ3·劳德巴
2023-06-10 22:44
6月10日,“好客山东好品山东‘Iloveyou’”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德州行
2023-06-10 22:43
6月10日,“好客山东好品山东‘Iloveyou’”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德州行
2023-06-10 23:02
6月10日,“好客山东好品山东‘Iloveyou’”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走进德
2023-06-10 22:55
海报新闻记者毕胜济南报道6月10日下午,随着地理科目考试的结束,2023
2023-06-10 22:41
过去两年,上市券商通过再融资(162717)募资规模超2600亿元。但年初至今
2023-06-10 21:33
爬完玉龙雪山是需要休息的,建议不要再喝酒去破坏体质,当时爬玉龙雪山
2023-06-10 20:50
爬完玉龙雪山后一般是不建议立刻洗澡的,本身玉龙雪山海拔偏高,爬完山
2023-06-10 20:53
爬完玉龙雪山后胸口疼是比较常见的情况,一般是起高原反应,需要多吸氧
2023-06-10 20:59
爬完玉龙雪山一般是不会出现发烧情况的,高反一般都是头晕、头疼、心慌
2023-06-10 20:51